管理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那么,欧博有没有管理模式? 如果说欧博没有模式,那么欧博怎么会拥有自己的市场(在国内制造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排名第三),怎么会拥有一大批客户并得到客户的认可(现在的客户是自己找上门来的)?如果没有模式,为什么欧博在项目上捷报频频、硕果累累(有数据变化为证)?如果没有模式,为什么欧博在业界的影响越来越大? 如果说欧博有模式,你看到过欧博的模式文本吗?你去问任何一个老师要也要不到,老师会说:“我进欧博到现在都没看到过一个模式文本。”的确,欧博没有什么秘籍,没有什么宝典,也没有什么模式文本,但这不代表欧博做事没有标准、没有系统、没有一套自己的做法! 欧博做的300多家企业的几千个项目案例就放在网上,所有的人都可以上我们欧博的网站看我们的案例,所有的案例都有详细的动作和业绩数据。你会看到,很多项目做几个月就会马上有效果。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,像东鹏陶瓷、箭牌卫浴这些几十亿元的企业案例,我们都做得很成功。这些知名企业在与欧博签合同之前,并没有找我要所谓的“模式文本”,那他们凭什么相信欧博,为什么会找欧博做变革呢? 欧博管理的诀窍在哪里?和欧博打过交道的企业都知道,欧博每个周一的内部培训会议展示的案例都有一套规范的做法。只不过这些规范并不是抽象的文字,而是具体的动作。 欧博的标准不在文字上,而在动作上。 这是我做管理多年的深刻感悟:做管理不要太执着于文字(相)。为什么?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。 曾有一个老太太拿着《涅盘经》向六祖慧能请教,六祖慧能说:“对不起,我不识字。”老太太说:“你不识字怎么讲经呢?”六祖慧能说:“佛法义理非关文字。”意思是说佛法义理与文字无关,与悟性有关。所以六祖慧能虽不识字,但也能做禅宗六祖(禅宗信众文化人居多),可见文字并非重点。 但很多人还执着于文字,有必要吗?有些人总觉得企业的文字少了、企业的流程少了、企业的制度少了。但企业里现有的流程制度,企业的人做到了吗?恐怕真正严格执行的,一个都没有。 我很早就看破了这一点,从我做管理咨询的第一天开始,看到企业一堆堆的流程文件,我就知道不能从这个地方切入。企业做一个ISO只要8000元,欧博的东西少则几十万元,多则几百万元,为什么欧博的东西价值高?因为欧博知道,让那些文字“落地”才是最重要的。 欧博刚成立的时候也是大量地做流程文件,当时我规定项目组一进企业至少要做36~72个流程文件,结果推行下去根本没有效果。那么多东西要查、要做到位,怎么顾得到效率?对工厂来说,最重要的是效率,老板看到了效率才会找你要流程;如果没效率,老板什么流程都不要了,只会跟你急。 我们从小孩的学习就能看出一个规律:先看、先听、先说,然后慢慢通过文字固化。管理表面上是先确定文字的问题,实际上是一个先说、先看、先做的问题。动作有了,再慢慢地把它变成文字,固化下来,最后成型为模板。所以,我们很多系统文件的东西是到了项目快结束的时候才做出来的。 先动作、先表单、先卡片,后流程,这是欧博管理的原则。 欧博靠这些做法在管理咨询业站住了脚跟。这里,要强调的是,即使项目结束,我们也不能依靠大量的流程文件来固化变革的成果,因为所有的模式都只有固化在人身上才有用。 欧博模式存在于动作和案例模板之中。欧博的案例是欧博的无价之宝,有老师的项目有问题,我就会找相关的案例给他支招,他一看相关案例就知道怎么做了。400个案例才真正是欧博的模板。 欧博绝对不会从任何一家顾问公司或企业挖一个高管做项目组长。你再有本事,到欧博都得做学徒,我们的项目组长就是活生生的样板,你学他做事的风格,学他怎么做PMC,学他怎么做表单。欧博是用人来教人,而不是用字来教人。字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 很多大企业或外资企业为什么管理做得好?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批按标准做事的人,他们靠这些人的做事风格来影响周围人,让大家也跟着按要求做,管理就好做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