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书坊 首页 杂志 意林 查看内容

巧拙之思

2021-4-3 16:12| 发布者: 无知小辈| 查看: 3111| 评论: 0

  捷径看似简便,却可能有坑
  
  梁思成早年留美学习建筑专业,起初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要求练习绘图,他担心自己会变成一个画师。梁启超知道后,借用“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之言勉励他专注于当下。虽然绘图单调枯燥,但属于夯实基本功,拙朴中蕴含妙理。
  
  苏轼在《东坡志林》中谈到,有人向欧阳修请教怎样写文章,谁知得到的答复是:“无他术,唯勤读书而多为之,自工。”实际上,这是告诫一些懒人,写作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勤恳、踏实地多读书、多练习,才能提升能力与技艺。我每每写作课开讲,就将欧阳修的教言作为座右铭推荐给学生。平时的作业都要求学生手写,起初有学生抱怨“老土”,后来才知我的苦心孤诣。正因这个年代的人轻视笨活,好投机取巧,才要对浮躁“下药”。手写,一可练字,二可健脑提神,再则可练心。心靜下来,神清气爽才生智慧。一举多得,何乐而不为呢?
  
  在《归田录》中,欧阳修讲了一个故事:射箭能手陈尧咨在家练箭,十中八九,观者拍手称赞。其中,有个卖油翁只是略微点头。陈尧咨不悦,追问他有啥本领。老人于是将一枚铜钱盖在一个葫芦口上,然后取出勺子,将油通过铜钱孔眼注入葫芦内。满勺油都倒光了,却未有一滴洒在孔眼外。老人说没什么奥妙,只不过熟能生巧而已。欧阳修之所以倡导勤学多练,是因为他年幼时家境贫寒,通过母亲画荻教育加上勤奋学习才成才的。因此,这也算得上是经验之谈。大道至简,人们常说的拙能生巧、勤能补拙正合此理。显然,巧与拙不是对立的,而是能相互转化的。
  
  许多名家的成功印证了这样的道理。梁思成痛感于文明古国有辉煌的建筑历史而无系统的建筑史著作,回国后,他和林徽因一道在全国各地奔波普查古建筑。由于当时条件匮乏,他们的野外调查异常艰苦。但因为爱事业,梁思成甘之如饴。通过梁思成夫妇和营造学社同仁们的共同努力,2700多座古建筑的勘测描绘工作得以完成。尤其是在五台山发现了幸存的唐代寺庙建筑,震惊世界。他往昔留学学到的绘图功夫全派上了用场。
  
 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,靠勤奋刻苦自学成才。他在《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》这本书扉页上题有这样的诗句:“妙算还从拙中来,愚公智叟两分开。发白才知智叟呆,埋头苦干是第一。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苦一分才。”智叟曾嘲笑愚公呆傻,殊不知,勤劳苦干却能弥补拙朴的不足。如外语学习,如果能从一个单词一个语句的多读多练多听着手,长此以往就能提升语言水平。此法看似笨,却十分有效。这大概就是曾国藩所言的“天道忌巧”。所以,聪明灵巧终归难与智慧相提并论的。
  
  过分追求巧术,常常弄巧成拙。片面地、生搬硬套地追求非自然的技巧,无异于舍本逐末。


最酷

喜欢

支持

媚眼

感动

点赞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