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友旺原本在广东东莞做皮革生意。有一年,他跟着广东省的招商引资队伍来到湖南省的慈利县考察。 慈利县有着上千年的杜仲树栽培历史,当地杜仲林达到30多万亩,有“中国杜仲之乡”的美誉。杜仲皮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,在上世纪90年代,它是农户眼中的“摇钱树”,价格达到了20多元一斤。后来,药材市场价格变动,杜仲皮降到了仅一两元一斤。一棵杜仲树能产树皮五六十斤,年收入仅100多元。最令人郁闷的是,取过树皮的杜仲树要生长七八年才能再次剥皮,这导致农户们的收入越来越低。慢慢地,慈利县的杜仲皮行业落寞了,曾经的“摇钱树”成了没人瞧得上的树。 谢友旺看到满山枝叶繁茂的杜仲树,心生一念:杜仲皮生长需要很长时间,树叶却是源源不断地新生,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,通过杜仲树的樹叶掘金?他到当地一了解才知道,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冒出这种想法的人。原来,慈利县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,全县以绿茶、黑茶两大茶类为主。不少人之前就在杜仲树的叶子上打过主意,希望把它制成茶叶。可是,杜仲叶有较重的苦涩味,做成茶并不好喝。 谢友旺看中了杜仲茶的市场空白,决意钻研一番。他投资数百万,建了一个加工杜仲茶的茶厂,然后将绿茶、黑茶分别与杜仲叶搭配,做成杜仲绿茶和杜仲黑茶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发现杜仲绿茶的苦涩味很重,很难入口,可杜仲黑茶的苦涩味则要淡一些。原来,绿茶属于“不发酵茶”,制作流程分杀青、揉捻、干燥三步,黑茶属于“后发酵茶”,制作流程有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、渥堆、再干燥。通过对比谢友旺得出一个结论:杜仲叶只有经过自然发酵后苦涩味才会慢慢减少。他决定,用黑茶的工艺制作杜仲茶。 之后的三年时间,谢友旺通过反复试验,终于找到了适合杜仲树叶的发酵方法,那就是经过三次共40天的发酵。这样的反复发酵,使得杜仲叶颜色由翠绿慢慢转为栗黑,青草味和苦涩味越来越淡,香味也呼之欲出。 谢友旺终于制出了好喝的杜仲黑茶,推向市场之后很受欢迎。慈利县的农户看到没人要的苦涩叶子变成赚钱工具,立马燃起财富的希望。不过,另一个问题很快又冒出来:慈利县的杜仲树生长年头久,高度都在20米左右,且茂密交错,如果采用人工采摘,那么安全系数极低。谢友旺琢磨:有没有一种可能,把杜仲树变矮,让农户舒舒服服采摘叶子赚钱? 他把这想法一说,还真有人找上门来了。当地一些种植企业向谢友旺发出合作邀请,表示可以通过嫁接将杜仲树进行矮化改良。矮化后的杜仲树高度只有一两米,最高也就三米多,且第二年就能发芽收取叶子,大大降低了农户采摘的风险。 杜仲黑茶的制作、销售走上正轨之后,谢友旺有一次和朋友聊天,说到了杜仲树的开发价值这个话题。朋友开玩笑地说:“你把杜仲嫩叶用来制茶成功了,剩下的老叶、残叶可就惨了。”正是这句话,拨动了谢友旺的更大心思:将杜仲树物尽其用,挖掘出更多致富的可能。 他回到广东,利用自己之前的生意人脉,和一家日用品公司合作,研发出了关于杜仲的系列产品——把杜仲老叶提取物制成香皂、牙膏,将从杜仲籽提取到的精华做成面膜,用杜仲皮的提取物制成洗发水,就连杜仲残渣也都利用起来,做成鞋垫。2020年,他的公司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。 慈利县有些农户问谢友旺:“杜仲树被你开发、利用至此,没有其他商机可挖了吧?”谢友旺却笑笑,说:“只要你我敢于设想、勤于钻研、努力深耕,何愁杜仲产业没有更多的财富可能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