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。线索初现 半小时后,庞小辉赶回家中,他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“爸”,踉跄着扑到沙发上放声痛哭。 跟随庞小辉一起进门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,高挑白皙,扎着马尾,穿着干练的职业套装,双眼也是红肿的。毛英杰认识,这是庞小辉的女友,叫王娜,是一名律师。 陆涛弯下身,拍拍庞小辉的肩膀以示安慰。庞小辉渐渐收住悲伤的声音,回身看向陆涛。毛英杰知道庞小辉不认识陆涛,于是做了介绍,庞小辉哽咽着问:“陆局,我爸怎么会中毒呢?” 侦查阶段,案情不能向外透露,陆涛只得简单地回应:“还在查。” 王娜哑着嗓子说:“昨天中午我还见过庞叔,没想到……” “你昨天中午见过庞局?几点?”陆涛满脸的阴霾中似乎照进一丝光亮。 “应该是12点左右。” 王娜回忆,昨天她要去北京处理一件案子。上午去律所取了东西,回到翠微园她和庞小辉租住的15号楼,收拾行李,吃了泡面,然后拉着行李箱去庞家。庞叔干了多年刑侦工作,对案子也许会给出一些好的建议。王娜进屋,见地面散放着一些钓鱼用具,问庞恒这是在干什么,庞恒说明天打算去钓鱼。王娜问庞恒吃没吃午饭,庞恒说刚点了一份饺子,酸浆馅的,让王娜等会儿一起吃。王娜说吃过了,她要坐高铁去北京,那边有个刑事案,有几个问题请庞叔帮忙分析。庞恒一边收拾渔具,一边听王娜介绍案情。 “等一下,”陆涛插了一句,“当时茶几上有没有茶杯?” “没有。”王娜肯定地说。 陆涛点头示意王娜继续说。 王娜说,她刚介绍完案情,外卖员就来送餐了。 “外卖送来的时间?”陆涛问。 “我看表了,12:35。” “然后呢?” “庞叔给我分析了一会儿案情,我12:50离开了庞叔家。” 陆涛记下了王娜刚刚说出的几个时间,又问:“你出门时看到什么人了吗?” 王娜想了想,摇头说没有。 陆涛又让王娜好好看看现场,与她昨天离开时有哪些不同。 王娜的眼神一点点扫视过整个客厅,在入户门处停住了,她闭上眼,似乎在努力回忆。突然,她睁眼看看自己脚上的鞋套,脱口喊道:“拖鞋!” “拖鞋怎么了?”陆涛和毛英杰几乎异口同声地问。 王娜说:“昨天门口放着四双拖鞋,现在只剩两双了。” 庞小辉闻言,快步走到门口,逐个察看拖鞋的尺码,他激动地说:“少了两双44码的拖鞋。” “一双穿在庞局脚上,已经带回局里,那就是说,还有一双44码的拖鞋不见了。”毛英杰说话时眼睛闪着亮光。 按拖鞋比平时穿鞋大1到2码的规律推断,嫌疑人平时的穿鞋尺码应为42码或43码,推测身高应为1米7到1米85之间。根据王娜提供的线索,庞恒的进食时间应是12:50之后。考虑到凶手从进入庞家到投毒,中间还会有一些时间,再根据食糜消化程度,死亡时间又进一步确定在2点到3点之间。毛英杰此时愁眉稍展,虽然现场痕迹被清理得很干净,凶手还是留下了模糊的轮廓。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大量工作让这个轮廓清晰再清晰,直到形成具体画像。 毛英杰将人员分成三路,一路搜索全市垃圾箱寻找拖鞋;另一路分析死者的社会关系,列出仇杀的可疑对象;还有一路调取翠微园小区的监控。 毛英杰信心满满地等待着各路人马带着线索回来,他怎么也没想到,等来的却是一盆盆凉水。首先,调取监控的警员打来电话,小区里的监控探头本就不多,8号楼到16号楼这一带有两个监控,不过都是摆设,已经坏了半年。这意味着,调查只能借助小区大门的监控。小区属于半封闭,人和电瓶车可以随意出入,假定凶手不是本小区的人,实施犯罪后离开小区,那么22日下午2點之后离开的可疑人员都要查。翠微园里有58栋居民楼,大门进出人流量很大,警方的工作量可想而知。如果凶手就是小区住户,结果更糟,凶手作案后根本不必出小区大门,那么,再多的排查工作都是无用功。 接下来的几天,通过社会关系查找可疑人员的工作也基本结束,名单上罗列的几个嫌疑人都排除了犯罪的可能。 寻找拖鞋的警员更辛苦,他们穿梭于全市的垃圾箱、垃圾处理站,找到几十双和现场遗失相似的拖鞋,最后,通过技术检测,都确定了并非出自庞家。 时间一天天流逝,希望像肥皂泡一样逐个破碎。 心急如焚的还有陆涛,自己被省厅安排到宁海挂职锻炼,刚来几个月,就发生了使用氰化物的案子,死者还是前任公安局副局长。现在有多少人盯着自己?不乏政治对手的眼睛。这个案子不破,自己的仕途也就走到头了。陆涛打算从庞恒办过的案子中找找线索。 看了整整五天,陆涛合上最后一份卷宗,疲惫地叹了一口气。他没发现有可能结下杀身之仇的案子,但一个与案子无关的疑问在他脑海里逐渐升腾。从案卷中可以看出,庞恒的工作能力很强,案子办得都很漂亮。这样的人早该当上领导了,怎么只在退休前才得到一个福利似的突击提拔? 正疑惑不解,毛英杰敲门进入办公室,什么也没说,垂着头坐在沙发上,一脸沮丧。陆涛看到毛英杰嘴上都起水泡了,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感动。自己急于破案,更多的是出于对仕途的担忧,而毛英杰则是出于个人情感。陆涛起身沏了一壶败火的菊花茶,坐在毛英杰旁边,随口问:“庞恒为啥一直被钉在大队长的位子上呢?” 毛英杰喝了口茶,长叹道:“听说是因为十九年前一场失败的抓捕行动。行动过程中,一个叫杜凯的市民死于枪击。局里成立了调查组,参加行动的警员都说自己没开枪,射入死者头颅内的子弹经过比对,确定不是来自警方的枪支。不过那天的事发经过被很多人看到,渲染成了‘警察当街杀人’。庞局当时是队长,也是那次行动的指挥者。他被撤了职,记大过,虽然几年后又复职,但毕竟有了这么一个污点,表现再好也不能往上升了。” 陆涛剑眉一挑:“嗯?那枪击案究竟怎么回事?后来查了吗?” “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,那时我还在警校念书。” 陆涛没再说什么,他点起一支烟,起身走向窗口,看着窗外的蓝天。这边的烟尚未燃尽,那边毛英杰的手机响了,来电的是庞小辉。电话接通,庞小辉说:“我在清理父亲的遗物,好像少了张借条。” 毛英杰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,将电话开成免提,陆涛也坐回沙发。 毛英杰问:“什么借条?” “半年前,我爸借给钱叔一笔钱,打了借条的。我听爸爸说,利息按银行一年的定期利率算。现在才过了半年,可我找不到借条了。” “你说的钱叔是——” “邻居,老钱。” “我们马上派人过去。”毛英杰挂断电话,等待陆涛的指示。 此时,陆涛的脑海里闪现出那个被电钻破坏的门锁,老钱破坏门锁的行为是在掩盖什么吗? 陆涛想了想,说:“你陪庞小辉去趟银行,查一下庞恒的资金往来记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