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著《相约星期二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: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患上肌萎性侧索硬化,来日无多,他在做客一家电视台的节目时,被15年前的学生米奇看到。逐渐适应作为体育解说员和新闻记者的米奇,已经忘了初出校门时的热情和理想,他拼命挣钱,日渐市侩,不但忽略了女友,也对生活感到厌倦。正隐隐约约感到哪儿出了问题的米奇,在冲动之下找到久别的老师,这时老教授所感慨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恐惧,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的一些思考留传给后人。于是米奇成为老人唯一的学生,师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,在以后的14个星期里,米奇每星期二飞越700英里到老人那儿去上课,聆听他最后的教诲。米奇在老师与世长辞后,将他口述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,冠名《相约星期二》刊行于世。 作者米奇认为与恩师“相约星期二”的经历,是重新审视自己、重读人生必修课的难得机会,这门人生必修课震撼着作者和世界,本书被译成31种文字,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界的奇迹。 临终老人一生的彻悟和对世界最后的道白中,对我启示最深的有两个方面: 一是他认为人生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事是同生活讲和。“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。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,这对你是没有益处的,尤其是处在我这个阶段。”老人平心静气地说,“我一直希望自己工作得更出色些,希望能多写几本书,我常常为此自责,现在我发现这毫无帮助。跟它和解,跟自己和解,跟你周围的人和解。”人生难免有种种缺憾,莫里也曾为自己没能原谅一位临终前要求与他和解的老友而痛哭,毕竟,原谅别人应该先原谅自己。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时关系很复杂、很紧张,甚至让人无可奈何。莫里认为正确的解决办法,就是学会包容和面对,当事情已成过往、已成定局时,那就平静地接受它。 二是他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,并去接受爱。人要有同情心,要有责任感,做到了这两点,生活就会明朗许多,世界也会因此变得美好。名誉、地位、金钱固然是人上进的动力,但过于看重则会变成名缰利锁,使你无所适从,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助你悠然地面對生活。莫里说虚伪和自大其实很可笑,假如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,那就请打消这个念头,他们照样看不起你;假如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,也请打消这个念头,他们只会嫉妒你。 这些看似简单而朴素的话,其实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,对于在生活中屡次碰壁的我来说,无异于是透彻周身的清凉剂。活了半辈子,在许多事情上我们仍是门外汉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每每陷入本末倒置的谬误。幸亏世上尚有如此通达的文字,引导我辈走向河流的深处,真正明白那些显而易见但往往不愿接受的至理至情。 莫里教授告诉世人,一个人学会恨只需要一会儿,要学会爱则需要长期努力。爱来之不易而又容易失去,所以需要用体温经常保鲜。由此,我也真正明白了人生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