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书坊 首页 情感 至爱亲情 查看内容

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家长?

2021-4-16 16:27| 发布者: 落木萧萧329| 查看: 6360| 评论: 0

正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一千个家庭中也有一千种家长。可以说,天底下最难的职业便是“家长”这个职业。
如何做一个“好妈妈”或者“好爸爸”呢,结合笔者过往十余年“父亲”这个角色的经验与教训,分享几个小心得:
【一】留出缓冲时间,自己先镇定下来再找孩子谈话
遇到小孩犯错,不要第一时间上去指责,不妨通过独处、深呼吸或倒数10个数的方式,让你的负面情绪尽量地降下来。
这个时候你可以先走到孩子面前,告诉TA,“我不敢相信,在我一再告诫的情况下,你还是一再犯错;我现在需要让自己先冷静一下,一个小时后我们再聊;在这之前,你先去做其他事情,我们彼此先冷静一下。”
在找孩子谈话之前,先不要琢磨小孩犯错的情境,这只会让你的负面情绪再次点燃;找孩子谈的时候,需要用镇定并权威的语气,给孩子强调规则,并严格地设限。
谈话过程中,要弄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,以及他内心真正的想法,多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希望得到爸妈的关注,才故意这样做。如果是,那就要及时评估小孩的情感需求。

【二】我们需要接纳孩子和自己的消极情绪
如果孩子在我们面前表达出消极情绪,我们要允许这件事的发生;要第一时间告诉孩子,每一人都会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,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。
用镇定的语气引导孩子体验这种情绪,比如“我知道你现在很不高兴/沮丧/失落,是因为你今天遇到了**事,要是我也会有这种感受,因为爸爸(妈妈)也会有感觉很糟糕的时刻。”
然后平静的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;而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爸爸妈妈们自己在出现愤怒的时候,成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。
【三】面对孩子的行为,多问几个为什么
即使你看到了小孩有某种特别让你生气的行为,也先别急着发火,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去做,千万不要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测,过度夸大孩子的错误。
比如,孩子之所以把花瓶打碎,可能仅仅是因为不小心打碎?孩子打碎了你心爱的茶杯,是否只是他尝试给你倒茶,失手了?
不要过度夸大错误的意义,如果看到孩子打了小朋友一下,父母先不要急着想“TA居然打人,这么小就这么暴力,长大了还了得?”。这种想法,只会触发“他是个坏小孩,无可救药了……”的想法。
而比起孩子的实际行为,这种“无可救药”的标签,更容易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,继而启动我们的防御机制,要么攻击,要么过度冷静,要么自己先投降了。
【四】对他们多些耐心,少否定,多肯定
有心理实验显示,如果不停用“不要做这个”,“不要做那个……”的句式,附带愤怒的语气管教孩子,只会更加加强错误行为在孩子脑海中的印象,让孩子朝着越来越多负面行为的方向前进,这也是我们眼中的“叛逆”。
试想一下,假设现在就有人告诉你“不要去想粉色的小猪”,你是不是满脑子都是粉色的小猪?不如用“你可以”,“允许你”,“爸爸希望你”来替代各种否定句,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,帮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行为。
【五】无论如何,都不要用体罚和威胁
关于体罚的害处,已经不止一个实验验证了其结论。笔者现在就很后悔在女儿小时候过于严厉的管教方式,导致她现在不够大胆等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体罚会让家长上瘾,因为当你发泄完愤怒后,你在心理上暂时会感到舒服了很多;那一刻,你大脑中的报偿机制就会记住愤怒模式,让你在下一次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,继续采用愤怒的管教方式,于是家庭暴力一遍遍重复,很难停下来。
【最后】过去了的,就让它过去,原谅自己
如果你依然忍不住打了孩子,或者最近一段时间内有过发火的记录,你需要马上给孩子道歉。但是今天过后就不要再纠结。
悔恨可以,内疚不可以。悔恨让自己意识到自己错误,提醒不能再犯;内疚则是将负面能量引向内部,内疚的消极能量是几乎跟死亡一样的。
而且,长时间的内疚,只会让消极情绪越积越多,令你焦虑不已,同时也更容易诱发愤怒、指责等消极情绪,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。试问,一个自身积极情绪就不高的家长,又怎么能管教好小孩呢。

以上,与君共勉。


最酷

喜欢

支持

媚眼

感动

点赞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