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凉菩提 未来的是妄想,过去的是杂念。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,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。 正觉 ◎健时,常作病想,可以保生;富时,常作贫想,可以守家;少时,常作老想,可以力学;活时,常作死想,可以近道。 ◎有德即有福,无嗔即无祸;心宽寿自延,量大智自裕。 ◎慈悲没有敌人,智慧不起烦恼,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乐,时时心有法喜,念念不离禅悦。 ◎菩提心就是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愿力所结合的心。 ◎信佛必须学佛,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。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,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。 ◎慈悲是由本性生出来的,而爱是由感情发出来的。 ◎学佛是心灵的净化,学佛是生命的解脱,学佛是福慧的圆满。 ◎开悟后所获得的东西,便是放下一切,包容一切。能够放下是智慧,能够包容是慈悲。 ◎往好处想的人,快乐满怀;往悲观看的人,痛苦不已。 ◎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;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。 ◎所谓‘放下’,并不是没有自己,而是指没有对抗心,没有舍不得之心。 ◎佛法的价值观,就是肯定世间是因缘无常,人类应互助互容,任何的行动都必须指向内心的寂静,及贪嗔痴的止息。 ◎我们的权利及自我中心可以‘放下’,但是责任和义务一定要‘提起’。 ◎看破是大学问,放下乃是功夫,能彻底的看破放下,成佛可期。 ◎用慈悲心来关怀他人,乃至遍及于一切众生;用智慧心来观照自我,乃至微细的每个念头。 ◎自求解脱是慧业,助他解脱是福业,福慧双修是菩萨道。 ◎成佛道的要件是‘柔软心’。柔软心就是无恨心、慈悲心、吃亏的心、处处忍耐的心、知足的心、不执著的心。 ◎修行重点是:改革你的内在世界,使你的内在变得更柔软、更谦卑、更有智慧。 ◎修行是要使我们断除情欲,而不是要使我们变成一个无情的人。 ◎生死解脱,不是今生不死,不是未来永生,是未来生死苦迫的不再起,于今生的苦迫中得自在。 ◎佛法的入门是:‘看得破、放得下。’从哪里下手?‘布施’。 ◎布施是放下,这是修功德;忍辱是成就功德,功德就不会丧失。 ◎佛法是从一般恋世的自私人生,引向出世的无我人生。 ◎你的心念佛时,就是向著极乐世界;心想财色名食睡,就是朝地狱钻。 修行 ◎贪心是最猛烈的火,憎恨是最坏的执著,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,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。 ◎学戒是学佛菩萨的行为,修定是学佛的心。 ◎唯有无限的付出,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全部。 ◎一切恶念不令生,处处忍让,处处学吃亏,当作还债想。 ◎心地一尘不染才是恭敬,心里有杂念即不恭敬。 ◎讲经说法、传播真理、转移社会风气,就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。 ◎养生之道,以能戒除烦恼与忧悲为本,从清心寡欲入手。 ◎不将烦恼是非带上床,不把忧悲苦恼带到明天,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门。 ◎家庭为烦恼之根本,出家要出烦恼的家及无明的家,才算真正出家。 ◎有病才知生死苦,才会一心求解脱。《宝王三昧论》云:‘念身不求无病,身无病则贪欲易生。’ ◎如果自己是对的,别人硬说你不对,也要向他忏悔,修行就是要修忍辱! ◎君子以良心为镜,学佛之人以因果为镜,圣人以本性为镜。 ◎玄奘法师说:‘凡僧虽不能降福,但修福须敬凡僧。’修行人应学唐太宗──‘虽见小沙弥,犹如敬佛。’ ◎学佛不守戒,莫谈了生死。能够守戒,才能得到佛法上的‘清凉’ ◎慈舟大师云:‘持戒确是救我们法身慧命的金丹,如果觉得生死有趣味,那就是魔子魔孙。’一番提醒,一番用心。 ◎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,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。不见有过,故其过山积;不见有德,故其德天高。 ◎印光祖师说:‘想要学佛祖了生死,须从惭愧、忏悔、止恶、修善而来。’惭愧、忏悔的力量,足够让心中潜藏的贪嗔痴扫荡无余,进而实践止恶、修善。 ◎有愿无求,就自在! ◎人在爱欲之中,独生独死,独去独来。 ◎菩萨行里,最重要的课题是布施、忍辱。布施是放下、是舍。不肯放下、不肯舍,就不能忍。真正能放下、能舍,自然就能忍。 ◎佛言‘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’,故佛陀教导我们要‘远离众恶’。 ◎顺境不动欢喜心,逆境不动嗔恚心,才能看到诸法实相。 ◎障碍大慈悲心的是嗔恚,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。 清心 ◎再好的机会、福报,如不能把握因缘,一样会溜走。 ◎作事不怕不成,只怕无恒心。 ◎行善要及时,功德要持续。 ◎遗失现在,未来就会后悔。 ◎三兄四弟一条心,门前泥土化黄金。 ◎逆境、是非来临,心中要持一‘宽’字。 ◎逆境现前,要欢喜接受,才能消除业障。 ◎人都是向外追求名闻利养,其实最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清净平和。 ◎要从‘声、色’调习自己的一举一动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境,都要和颜悦色、柔声细语。 ◎欢喜心是一种涵养,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。 ◎做好事不是有钱人的专利,而是有心人的参与。 ◎并非有钱就是快乐,问心无愧,心最安。 ◎勇往直前为人服务,就是幸福。 ◎难行能行、难舍能舍、难为能为,才能升华自己的人格。 ◎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,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,随时都可以挥棒。 ◎心要像明月一样,有水就有月;心要像太空一样,云开见青天。 ◎唯其尊重自己的人,才能勇于缩小自己。 ◎‘修行’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、观念和行为。 ◎屋宽不如心宽。 ◎话多不如话少,话少不如话好。 ◎对人要宽心,讲话要细心。◎要批评别人时,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人间菩提 ◎要用心,不要操心、烦心。 ◎人要自爱,才能爱普天下的人。 ◎真正自爱的人,不会与人计较。 ◎要看好人,自己要先做个好人。 ◎心有定力,智慧自然产生。 ◎‘心美’,看什么都顺眼。 ◎人的生命要不断发挥它的功能,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。 ◎知缘、惜缘,再造善缘! ◎生命无常,慧命永久;爱心无涯,精神常在! ◎愿是成功的起点!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,也就是希望。 ◎发愿要发好愿,说话要说好话。 ◎愿──必须要发利济众生的大愿,并且必须随时随地身体力行。 ◎只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能力,做什么事都会成功。 ◎不要去管别人的邪恶,只要经常提醒自己,什么是该做的或不该做的。 ◎常常抱著利益众生之心,就可永远不离喜乐。 ◎欣赏他人,即是庄严自己。 ◎要得到别人的赞叹,就得先赞叹别人。 ◎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;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鼻;一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。天堂地狱由心造!(心如工画师、法界唯心造) ◎好事我们要响应,坏事绝对要停止。(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) ◎成功是优点的发挥,失败则是缺点的累积。 ◎人往往不是没有力量去做事,而是不肯去做。 ◎土地是人耕出来的;有第一年的播种,才有第二年的收成。 ◎‘路’必须去走方能到达,‘事’必须去做才能完成,而‘苦’则必须去受才可消除。 ◎站在半路,比走到目标更辛苦。 ◎生活有朝气,活得畅畅快快!工作讲求效率,做得踏踏实实! ◎今日退一步就是日后进一步的本钱。 ◎能原谅别人的人最快乐!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,当下心中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! ◎怕人知道的事不做,不该做的事不想。 ◎遇到困难,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对,惟有勇敢面对困难,才有机会致胜。 ◎人大都有名利之心,且好与人争、与事争。如果能与人无争,则人安;与事无争,则事安;人事无争,则世界亦安矣。 ◎世间事都是彼此相对的,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,以光明磊落的心胸接物,人生到处都充满了真善美。 ◎以慈爱来感化怨恨,以良善来感化邪恶。以施舍来感化吝啬,以真实来感化谎言。 自重 ◎一个人能被别人所尊重,且有能力为人付出,才是最幸福的人生。 ◎读书求学不只是增广知识、技能,更要提升品格、改变气质。 ◎理直气壮、得理不饶人者,不仅惹是生非、伤人伤己,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、圆融人事。 ◎好好调整自己的心,把恨人、嗔人的怨嫌心,转变成爱心、宽恕心。 ◎别人强过自己,我要敬重他、向他学习;别人不如自己,我要谦虚他、鼓励他。 ◎我不轻视自己,也不自大。 ◎有多少力量,就做多少事,切莫等待,等待常会落空。 ◎稻穗结得越饱满,越会往下垂,一个人越有成就,更要有谦卑的胸襟。 ◎听到好话,要如海绵遇水,牢牢吸住! ◎为善抱持平常心,才能安然自在。 ◎‘孝’首重在顺从,要体贴亲心、声色柔顺,切不可不耐与嫌烦。 ◎孝顺父母是子女应尽的天职,侍奉公婆是儿媳应有的孝道。 ◎孝顺要及时,行善也要及时。 ◎让父母赞美一句,胜过拿钱到处消灾,因为父母的赞美,就是最大的祝福。 ◎儿女的欢笑,是父母的冬阳。 ◎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,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。帮助别人,就是帮助自己,因为没有人能离群独居。 ◎要祝福别人,也要祝福自己,祝福自己就不要唉声叹气。 ◎凡夫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,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。 |